
宣越《第98页实验日志》

一等奖颁奖仪式

张鹤威《橙墩墩:最浪漫的“无用功”》

二等奖颁奖仪式

朱怡诺《“悟空探寺”悬空之谜》

指导教师、领队与参赛选手合影
5月10日至11日,第九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在湖南韶山举行。
本届大赛由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法规司)指导,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湖南省地震局等单位承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教育、应急、消防、科协等行业的84位选手参赛。选手们围绕防震减灾主题展开自主命题讲解,并接受专家现场提问,为线上线下观众呈现了一场高质量的科普讲解盛会。
经过预赛、决赛的激烈角逐,学校指导选送的宣越老师(地震工程与建筑安全学院)、张鹤威同学(防灾减灾工程学院)、朱怡诺同学(文法学院)三位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校团委栾天光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此外,5月12日在韶山红星剧场隆重举行了全国防灾减灾日第二届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会上宣布了2024年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结果,学校选送的《地震断层位错》地质素描、《InSAR- -监测地质灾害的慧眼》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平原区、山区、沿海区地震灾害》获得专业组优秀奖,展现出学校师生扎实的科普素养与传播能力。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动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普及,已连续多年选拔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比赛并屡获佳绩。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方面,已连续17年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合作,打造“防灾减灾志愿中国行”科普实践品牌。截至目前,实践团队足迹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累计科普受众达到10万余人,活动曾获《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全国性媒体报道。
下一步,学校将依托大赛平台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体系建设,针对大学生科普社会实践开发科普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大学生开展科普实践的专业性,提升科普活动的有效性,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传播,共同将“防灾减灾志愿中国行”品牌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